濮阳:送水入雄安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全线通水

  11月16日上午10时许,河南省濮阳县渠村引黄闸,伴随着震聋欲耳的通水指令和现场群众的欢呼声,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正式通水,滚滚黄河水经新开挖的南胡干渠入第三濮清南干渠至清丰县苏堤村,穿卫河倒虹吸入河北省邯郸市东风干渠,然后一路向北奔向雄安新区。

 

  至此,这一惠及濮阳市、邯郸市、邢台市、衡水市、沧州市、保定市6市22县,润泽沿线465万亩干涸土地的重大水利工程,历经2年时间,今朝梦圆。

  今年6月8日,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一行莅临濮阳,对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濮阳段建设工作进行考察之后强调,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向河北农业供水、地下水补源及白洋淀生态补水的战略工程,也是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

  他指出,各有关方面要在落实好质量、安全和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全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在两省共同努力下,早日把项目建成,确保清水送到白洋淀,为造福沿线群众,促进豫冀两省交流合作,助力雄安新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冀豫两省的“借水”之梦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华北地区的水资源已大大透支,并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危机的巨大阴影笼罩着华北大地。

  河北更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07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水资源量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

  受近年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燕赵大地本已日益突出的水安全问题愈加明显,水资源固有的脆弱性也在进一步加剧。尤其是素有“华北之肾”美名的白洋淀,由于近年来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历史上流入白洋淀的漕河、南瀑河、萍河、南拒马河等河流大部分断流,导致白洋淀水位逐年下降,多次面临干淀危机。

  曾经达近1000平方公里的白洋淀,如今水域面积仅有362余平方公里,加上水质的不断恶化,“华北之肾”正面临严重的“肾衰”。一位淀区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最严重那段时间连鸟都不飞过来了。”

  河北用水告急,作为紧靠河北省的河南省濮阳市,用水形势也同样不容乐观。虽然濮阳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全市有大小河流97条,水资源却极度贫乏。尤其是金堤以北的海河流域,因无客水来源,农业灌溉只能依靠地下水。此外,由于地下水超量开采,金堤以北的地区已形成河南省面积最大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区,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尽快破解用水之困,成为了冀豫两省干部群众共同的心愿。水利部门多次的考察论证的结果证明:借调黄河之水乃最为现实的选择。

  早在1983年,原水电部就以水规字[1983]第63号文指示海河水利委员会开展“黄河下游北岸引水可行性研究工作”,初步提出了引黄入淀的设想,并进行了线路查勘和比选。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一设想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

  随着近年来用水形势的告急,河北省又把引黄入冀补淀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多次和河南省对接。在双方对接之初,河南省推荐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线路并不和濮阳沾边,但2009年启动的由濮阳市和邯郸市合作建设的引黄入邯工程,让河北省认识到从濮阳市引黄河水入冀的优越性。

  同时,濮阳市抢抓机遇,积极争取,最终使得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确定自渠村引黄闸引水,经新开挖的南湖干渠入第三濮清南干渠至清丰县苏堤村,穿卫河倒虹吸后进入河北省邯郸市东风干渠、支漳河、老漳河、小白河等,最终流入白洋淀。

  按规划,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由国家和河北省政府共同投资兴建,总投资42.4亿元,其中河南濮阳段22.7亿元、河北段19.7亿元;年设计引水量7.4亿立方米,其中河北省引水量6.2亿立方米、濮阳引水量1.2亿立方米;工程输水线路全长482公里,其中河北段398公里、濮阳段84公里;受益区为濮阳市、邯郸市、邢台市、衡水市、沧州市、保定市6市22县,总受益土地面积465万亩,其中河北省受益土地面积272万亩、濮阳市受益土地面积193万亩。


    国家工程的濮阳担当

  这一被国务院列为“十二五”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宏大工程,从诞生那天起,就引起举世关注。濮阳作为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水源地,能否如期按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攻坚战,迅速在濮阳大地打响。

  2012年7月17日,濮阳市成立了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前期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节点,相关县区、市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2013年11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农经〔2013〕2326号文件对项目建议书进行了批复。

  2014年8月23日,河南省政府下发豫政〔2014〕97号停建令《关于严格控制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南段建设用地范围内基本建设和人口增长的通知》。停建令明确在工程建设用地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严禁植树和建设温室大棚、畜禽圈厩以及开挖坑塘等。

  2015年10月8日,濮阳市委、市政府召开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征迁工作动员会,濮阳市委书记何雄作动员部署,并对工程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濮阳更要担起应有的责任,把事情做好、做实。”

  缓解河北用水之困,是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建设初衷。今年4月,横空出世的国家雄安新区战略,则为这项工程赋予更为宏大的历史使命。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跨省、跨流域调水工程,需多方紧密配合、协同共进。在工程建设中,河南、河北互为一体,密切配合,共同推进。

  濮阳市、县、乡指挥部以做好征迁安置、创造良好施工环境为己任,竭尽全力推进工程建设。濮阳市公安部门组建巡防队伍,24小时现场巡逻,及时处理各种问题,依法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濮阳市直有关部门简化程序,优质服务,全力支持工程建设。河北建设单位科学组织、周密调度,优化施工方案、建立施工制度,做到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安全双保证。

  两年时间里,濮阳市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对每一处征地拆迁点的补偿清障、每一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都制订了严格的工作台账,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并采取督查日报、周报制度。先后印发督查专报、通报和催办通知11期,召开征地拆迁联席会50多次,形成了领导带队、团队推进、限定时间、县区包干的责任机制。

  自征迁工作开展以来,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南段已先后开展了资金兑付专项行动、施工道路贯通专项行动、征迁集中攻坚行动等8次专项行动。在充分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濮阳市水利局新领导班子根据工程实际需求,迅速调整了引黄入冀补淀指挥部办公室成员,配备了施工环境协调专职副主任,增加了施工环境协调力量。

  今年63岁的胡少华是濮阳市水利局的一名退休干部,有着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本应颐养天年的他,在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开工前夕,又被濮阳市水利局返聘回来负责濮阳县段的施工环境协调工作。也就是从那时起,胡少华每天都要在施工沿线来回奔波,哪儿出现卡脖子问题、哪儿出现阻工行为,他都会及时赶赴现场。

  有人曾给胡少华算过这样一笔账,从胡少华承担的实际工作量来说,他平均每天光坐车行驶的路程就在150公里左右,两年下来就是10万公里,相当于走了8个万里长征路。

  穿金堤河倒虹吸工程是河南段第一个开工的项目,征地拆迁涉及濮阳县子岸镇岳辛庄村300余亩土地、200余户群众。从接到征地任务的第一天,子岸镇的工作组直接在村里安了营,白天量地,晚上汇总报表,更要把工程带来的“利民账”算到群众心里。最终,仅用半个月时间,岳辛庄村就顺利完成了征地拆迁任务。

  “濮阳的群众明大义、顾大局,奉献出9150亩永久征地、4824亩临时用地支持工程建设,229户村民举家搬迁,他们的牺牲精神和家国情怀让我们深受感动。”提起濮阳干部群众在这项工程中的付出与奉献,河北省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管理局河南建设部主任张文虎感慨地说。

  开发区王助镇王助南村共有270户村民,涉及到的拆迁户多达200户。在王助镇召开的拆迁动员大会上,村党支部书记陈关社率先表态:“俺村就不用镇上派人去做工作了,我们村干部自己来就中。”结果,仅仅3天时间,王助南村200户村民就全部征地拆迁协议上签了字,成为工程沿线征地拆迁最顺利的一个村庄。

  开发区新习镇李凌平村东头,分布着多个农资门市,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农产品交易中心。村民李军旗经营20多年的农资门市就在其中。今年春节过后,为了给工程建设让路,李军旗的农资门市被拆除。房子被拆的一刹那,素来大大咧咧的李军旗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悲痛和不舍,滚滚热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有感情啊,说拆就拆了,咋能不心疼?不过这是国家的大事儿,咱不能光想着咱自个。”李军旗如是说。

  背靠黄河大堤的濮阳县渠村乡大芟河村是一个落河村,也是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渠首所在地。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大芟河村就先后为渠村泄洪闸修建、黄河大堤加固、黄河控导工程修建等多项重点水利工程贡献出近2000亩赖以生存的土地。

  如今,1500多口人的大芟河村仅剩耕地1700多亩,村民把耕地看得比金子都珍贵。这次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又需要征用大芟河村1400多亩耕地。当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崔二东把这个消息告诉村民后,村民们纷纷质问他:“为啥每次牺牲的都是咱村?”“把这些地交出去,咱以后靠啥生活?”崔二东等大伙儿把怨气撒完,就逐一给大伙儿算起了政治账、发展账和国家帮扶政策。就这样,村民心中的坚冰慢慢融化,接受了这一现实。

  清丰县韩村乡染村接到征地拆迁任务后,该村党支部书记李爱国第一时间召开全村党员动员会。会议一开始,李爱国直奔主题:“咱村虽然挨着第三濮清南干渠,但它基本上就是个摆设,越到庄稼需要水的时候,渠里面越没有水。现在市里要搞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这样咱村将由下游变为上游,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事后也正如李爱国所言,短短几天内,染村涉及到征地拆迁的200余户村民齐刷刷签字同意征地拆迁。“征地拆迁虽然很难,但绝大多数村民还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把道理给村里的老少爷们讲明白,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李爱国说。

  建设大军的艰苦鏖战

  在水利工程专家眼中,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复杂性并不亚于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工程。包括大堤、河道、暗涵、控制枢纽、沉沙池、倒虹吸等,加上沿途与铁路、公路、管道、光缆等交叉,施工难度巨大。

  两年时间里,参与濮阳段施工的一万多名工程建设者告别父母妻儿,昼夜奋战在全线各标段工地上。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渠首段是千里长渠的第一个标段,是整个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能否顺利通水运行的关键所在,而渠首引黄闸无疑是关键中的关键。假如把白洋淀比作大水缸,将千里长渠看作输水管道,那么渠首引黄闸就是扼住管道“咽喉”的“水龙头”。

  负责渠村引黄闸建设的河南省中原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自去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所有参建人员每天吃住在工地,加班加点、昼夜奋战,就连春节也没放假,工期最紧的时候实行三班倒,不惜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加快工程建设,背后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为确保工程质量,建管单位专门成立渠首建管处,负责工程建设管理。除严格实行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外,还选派精干力量对工程重点部位和关键节点进行24小时旁站监理,确保工程内实外美。

  地基松软是渠村引黄闸建设过程中碰到的最大技术难题。为攻克这一难题,河南省中原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多次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会诊,寻找解决办法。多方攻坚,终于碰出智慧火花:在地面上浇筑直径80公分的预应力混凝土桩,可有效增加地基的强度。

  侯石景是河南省中原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派到渠村引黄闸担任项目建设的副总工,他的老家就在濮阳县习城乡,离施工地点仅有十几分钟的车程。按理说,好不容易碰到施工地点离家这么近的情况,应该趁机会多回家看看老人,但一年多的时间里,侯石景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就连春节都是在工地上过的。

  引黄必引沙,如何保障一河清水送雄安?渠村引黄闸下游新建的沉沙池作出了解答。从沉沙池入口远远望去,长2.5千米、宽近1千米的两条巨型条渠,仿佛是大地敞开的宽阔胸膛,迎接黄河水在此过滤、“翻新”。来自市水利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通水后,每年将有200多万立方米的泥沙被留在这里。

  2015年11月,担负沉沙池施工任务的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进驻施工工地。因为沉沙池工程所在地全部为稻田种植区,土质松软,一铁锨挖下去就能挖出水来,挖掘机和运土方的车辆根本进不了场。工人们顶着刺骨的寒风,用一块块钢排铺成一条道路,保证施工正常进行。为赶工期,参建队伍采取人歇机不歇的方式,24小时不间断施工。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管理局河南建设部工程处处长苏文华说:“占地2622亩的沉沙池共挖土方713万立方米,最高峰时一天挖土方3万立方米,仅用1年时间就完成了主体工程,这确实是一个奇迹。”

  翻开河北水务集团一份工程报告,上面记录着这样一组数据: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濮阳段长84公里,涉及濮阳市四县区15个乡镇(办)98个村庄和内黄县马上乡2个村庄,永久占地9150亩、临时占地5967亩。工程建设共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263座,其中节制闸9座、沉沙池1处,穿金堤河、卫河倒虹吸2座,桥梁128座,各类分水口门124座,其他建筑物4座,衬砌渠道61公里,修建巡视道路52公里。这份报告中的每一份数据都隐含着工程建设者们所付出的辛劳和汗水。

  “濮阳段地质条件复杂,工期紧张,必须以更高标准来对待。”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项目经理王宏伟告诉记者,金堤河倒虹吸工程上下游的渠道由第三濮清南干渠扩建而成,施工前,要把金堤河和第三濮清南干渠全部进行导流,“我们设计了十几种方案,最终用挖导流明渠、埋导流暗管的方式,建起了一座‘水上立交’。”

  河北省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管理局河南建设部综合处处长贾村明自项目开工以来,几个月回不去一次家。过度的劳累,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使他的身体在今年年初发出了预警信号。到医院检查后,贾村明被告知心脏有问题,医生建议他尽快做手术,如果保守治疗有非常大的生命危险。但想到工程建设已经进入关键期,自己手头上还有一堆离不开的工作,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保守治疗。

  千万个大禹式的建设者,以神圣的使命感,克难攻坚、夙夜奋战,奏响了一曲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他们就像无数涓涓细流,汇聚成了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这条生命之河;就如同引黄闸上那一块块岩石,夯实了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这座千秋丰碑的坚固基石。

  黄河之水的丰厚回报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意义何在,滚滚北上的黄河水究竟能为河北和濮阳带来什么呢?

  无论对于河北省还是河南省濮阳市,经过沉沙过滤后源源不断向北输送的这一渠清水,既是改善沿线各市县和白洋淀、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的生态之水、补源之水,又是助力沿线6市22县农业灌溉、发展多种经济的富民之水。

  对于濮阳市而言,建设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使得全市近半农田受益。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年设计引水量7.4亿立方米,其中濮阳市引水量为1.2亿立方米。该工程与第一濮清南工程互相调剂水量,使我市引黄供水受益面积达2018.66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8.2%,覆盖了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华龙区、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46个乡镇1313个自然村,受益总人口达196万人。

  建设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提高了濮阳市的水利基础设施水平。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兴建,将改变濮阳市现有水利工程输水能力差、建筑物功能衰减的不良状况,有效改善濮阳市农业灌溉条件,彻底解决清丰县和南乐县西部的用水困难问题,为濮阳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水利支撑。除农业外,农村人畜、城镇生活、城市工业、乡镇企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河道外生态环境等,都可以成为供水对象。

  建设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为把濮阳打造成“北方水城”奠定基础。由于长期以来超量开采地下水,濮阳市的水生态平衡遭到一定破坏。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总干渠每年渗漏补给地下水8322万立方米,对逐渐恢复地下水平衡有很大促进作用。

  此外,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运行后,由于干渠水位抬高,将大大改善向濮水河、龙湖补水的条件,不仅将在濮阳市西部形成一条亮丽的水生态走廊,还大大提高城市水系的供水能力,为进一步打造“北方水城”、提升濮阳生态宜居水平发挥重大作用。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实施为濮阳市干渠沿线农业产业、乡村发展、景观绿化、休闲产业、生态建设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契机。按照《濮阳市高效生态观光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带总体规划》,濮阳市将把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沿线努力打造成为集高效生态、休闲观光、特色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带。

  现代农业示范带位于濮阳市西部,南起黄河取水口,北至卫河,全长84公里,规划面积约30万亩,途经濮阳县、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清丰县。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濮阳市编制了《濮阳市高效生态观光现代农业示范带总体规划》。

  根据《濮阳市高效生态观光现代农业示范带总体规划》,现代农业示范带将彰显濮阳市莲特色、龙文化、水生态,打造莲文化生态经济带。以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干渠为生态脉络,以带状莲藕荷花为景观特色,结合干渠两侧景观林带、产业组团、美丽乡村,将途经两县两区的水、城、村、田、文紧密相连,打造水系联动、荷景多样、多业相融、特色出彩的生态田园。

  现代农业示范带规划建设重点为“一带”“八区”“七星”。“一带”指中央景观带,由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干渠两侧各100米至300米的生态林带和沿渠休闲观光道路系统,形成贯穿整个项目区的中央生态景观带。“八区”指八大产业片区,即南湖湿地保护区、十里莲塘示范区、高效果蔬种植示范区、农旅文化创意区、市区生态景观区、创意花卉体验区、林果苗木示范区和青龙淀湿地公园保护区。“七星”指7个主题小镇(村落),我市依托产业发展,融合旅游资源,以沿线7个特色村为基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黄河渔村、温泉小镇、红色科普教育基地(鹿斗村)、苹果小镇、耕读小镇、梅花小镇、苏堤人家等7个主题小镇(村落)。

  截至目前,沿渠休闲观光道路项目路线方案已确定。温泉小镇、苹果小镇、耕读小镇等一批主题小镇项目已部分建成并投入运营。预计现代农业示范带将于2019年基本建成。

  这是一条碧波荡漾的生命之渠,穿越卫河,挽起白洋淀,像一条纽带将濮阳与雄安新区紧紧连接在了一起。

  这是一条奔涌澎湃的力量之渠,八方鼎力,众志成城,广大干部群众和建设者,于此凝聚万千心血。

  这是一条光耀千秋的战略之渠和精神之渠,一泓碧水,映照古今,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新时代精神,在此汇聚升华,凝结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Copyright 2012-2022 By 中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域名:www.zyaw.cn  中文域名:中原网.com  E-mail:zyawcn@qq.com 热线:0310-5621811  
I C P:冀ICP备12012806号-1 冀公网安备13040202000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