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首位珠宝玉石鉴定师张庭瑞
       奇人奇事

  邢台市珠宝玉石鉴定师张庭瑞干得是冷门生意,做得是奇事。当走进他的工作室,屋内温暖如春,那盆绿色的植物在阳光照耀下,显示着蓬勃生机。一杯热茶在手,清香飘散,寒意顿去。

  也许用优雅一词来说这个男士不太搭边儿,可看他一眼知恶善,见他一面知伪假,他给人的感觉是,内敛、沉静、亲和,并富有一种个性,犹如一块意味深长的精品璞玉。虽然他一直静静地坐在屋内一角不动声色,但却彰显着一种处稳卓不群的气质。

  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从事珠宝玉石鉴定工作,并获得国家级珠宝玉石职业资格鉴定师?我们采访,试图打开他的传奇之旅,揭开他那份神秘职业背后的故事。

  识玉,一个梦想一份执着

  珠宝在普通人眼中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它是财富的代表、富贵的象征,但在珠宝鉴定师眼中,珠宝的本质是石头。谈起成为珠宝鉴定师的缘由,张庭瑞含蓄而不张扬的眼中闪出一片光彩,这是一份让人赏心悦目的工作,更是一份费眼、劳神、用脑的职业。珠宝玉石本身就是神奇的,但每件珠宝都不一样,它们有着各自的美丽、神奇、奥妙与价值,而我的工作就是品鉴它的美丽,探索它的神奇,研究它的奥妙,鉴赏它的真伪,判别它的价值。

  今年42岁的张庭瑞,出生在南宫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虽然没有珠宝玉石行业的传承,但当记者与他聊起珠宝鉴定时,却能感受到他对这一行深深的挚爱。

  1992年,张庭瑞大学毕业了,学的专业是机械制造。工作后从事的也是其他专业的工作,做过外资企业总裁的助理,当过一家合资企业的总经理。后来,又成为我市质量监督检验所的一名干部。直到而立之年,他仿佛还没有和珠宝玉石这一行当搭上边儿。

  也许,这样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张庭瑞的一生都会沿着既定的轨迹走下去,平静而淡定,温和而从容。但打小就爱挑战自我、聪明敢干、知识涉猎丰富的张庭瑞,难掩内心里对珠宝玉石的喜爱,他要寻找自己的梦。他对记者说,十几年前,在身边发生的一棵白菜的故事,让他对珠宝玉石鉴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2001年春天,到北京出差的张庭瑞在潘家园旧货市场闲逛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款白里透绿的玉石白菜,光洁温润,雕工精美,一时让他爱不释手,想都没想,便花了近两千元买下了这个宝贝。他回到家很长时间都沉浸在玉白菜的美妙中,时而拿出来玩一番,可没想到的是,让专家一鉴定只值几十元钱,受骗的背后,让他对研究这块神奇的石头发生了浓厚兴趣,同时,也让他坚定了学习珠宝鉴定的决心。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立志要成为珠宝玉石鉴定人,用明亮的双眸,来辨别石头的真假。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在张庭瑞的眼里,它们都是有生命的,这些神奇的石头让他越看越想看,越看越着迷。张庭瑞找到了自己未来的事业,也找到了新的人生坐标。从此,他追梦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下。

  读玉,一份寂寞一份痴迷

  有梦想就有行动。工作之余,张庭瑞开始自学珠宝玉石鉴定技术。家里最常见的镜头是,每到晚饭过后,他一头扎进书房,眼盯着石头,边看边研究,书桌旁十几本厚厚的专业书籍上面圈圈点点,翻得起了毛边。

  结缘良师。2007年,在朋友的介绍下,他专门到北京开始学习珠宝玉石专业课程。四年的专业课,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全部完成了。通过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石桂华教授的相识,也让他拿到了通向这项神秘职业大门的钥匙。其实,一开始,76岁的石教授对张庭瑞并不看好,这个学生不是科班毕业不说,年龄还偏大,认为他只是一时兴趣,坚持不了多久。然而,石教授渐渐发现,这个课堂上经常多问些为什么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提高很快,而且学习非常刻苦、努力、认真,他对这份工作疯狂喜爱的程度是一般人所比不了的。

  要想成为一名专家,仅有兴趣与喜爱还不够。20085月,设在国家玉石检测中心的国家珠宝玉石质量鉴定师培训班开班了。张庭瑞刚刚学完石教授的课程,紧接着又报名参加了这次培训,而且同样学的非常认真,上午3个小时的理论培训,下午3个小时的看宝时间,他每天都完成得一丝不苟。40天的集中培训结束了,他40天看了近8000石头,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同时也练就了火眼金睛。为此,他瘦了20斤。

  一颗小小的钻石,仅净度就分11个级别,分8个区域观察,根据包体的大小、颜色、位置、透明度给钻石定出不同的级别,仅仅有像针尖一样大小的一点瑕疵,钻石级别就能差出二、三级,价值就可能差出好几倍。张庭瑞说起珠宝鉴定如数家珍。他说,刚开始时,鉴定一颗钻石要看几个小时,每天看得眼睛都痛,但这也是份很有趣的工作。每天接触的珠宝都是不一样的,它们有着各自的美丽与神秘,我的工作就是把它的美丽鉴别出来,肯定出来。有人会说这份工作很枯燥,也有人说这种工作是过手财富,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实际上每一块宝石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份鉴定与判别都是不一样的。与珠宝玉石接触越多,越觉得珠宝鉴定是一个艰辛与乐趣并存的职业。

  赏玉,一份诠释一种责任

  2012年,张庭瑞凭着惊人的毅力和努力完成了向最高峰的冲刺,他凭借个人的能力与实力,考取了中国珠宝领域最权威的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CGC)执业资格证书(即:注册珠宝玉石鉴定师),成为我市首位也是唯一的一位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

  但事实上,对于这一行业来说,拿到资格证书只能表明你有了一块敲门砖,活跃在珠宝鉴定行业中的绿卡,要想真正有所成就,关键还是要见多识广,持续学习,并不断地进行实践。张庭瑞告诉记者,品鉴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做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现实生活中,说起珠宝鉴定,恐怕很多人的脑海会浮现这样一个工具:放大镜。但这只是必备工具的一种。在他看来,聚光手电筒、放大镜、镊子确实是这一行当的三件宝。他经常对同行说,放大镜是珠宝鉴定的起点和归宿。做珠宝鉴定就是把珠宝这本书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的过程。其实各行各业做到顶端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才是最高境界。

  艰辛的付出,回馈给他的不只是资质上的回报,而是对这些精美石头最好的诠释。他说,这是一份有意义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份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我既然选择了珠宝鉴定这条路,就要一条胡同走到黑,就要用理性的眼光去比对和品鉴每一件神奇珠宝,为社会提供货真价实的服务。

  千种玛瑙万种翠,五彩缤纷各不同。十几年来,张庭瑞阅无数,一般的假货、赝品难逃其明亮的双眸。他给记者打了一个比喻,一般的玉石在他面前一,他基本都能分出真假和级别。而达到一定的水平后,认真努力和戒骄戒躁也是在品鉴中不可或缺的。前不久,一位女士带了一只翡翠镯子请他做鉴定。据这位女士讲,这只镯子是她在某大型博览会上花6万元买的,当时,标价几十万元。张庭瑞看到这只翡翠镯子,第一眼觉得颜色自然,俏色不错,如果是天然的,价值确实在几十万元之上。但张庭瑞在阳光下反复看了几眼,发现这只翡翠镯子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市值仅几千元。为保险起见,张庭瑞又将翡翠镯子放到放大镜下观察,也证实了自己眼力的无误。

  珠宝鉴定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责任心很强的职业。珠宝鉴定师不仅要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更需具备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一个珠宝鉴定师来说,只懂得鉴定还远远不够,除了必须了解开矿、原料、加工、消费者需求外,还必须懂得艺术审美、雕工、布局、市场需求、文化、历史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截至目前,全国拥有国家注册珠宝检验师的不足千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在珠宝鉴定师这个职业在全国是一将难求,在邢台更是凤毛麟角。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间对珠宝的购买和投资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一名经验丰富的珠宝鉴定师在需要极为丰富的专业经验的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者。一份梦想承载一份希望,一份执着书写一段传奇,这就是生活中的张庭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张庭瑞表示,将以丰厚的学识、坚定的信念,为全市珠宝玉石行业的发展并纳入规范、健康的轨道作出不懈的努力。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他的话语,因为,他是一个照着说的做,照着做的说的人。

Copyright 2012-2022 By 中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域名:www.zyaw.cn  中文域名:中原网.com  E-mail:zyawcn@qq.com 热线:0310-5621811  
I C P:冀ICP备12012806号-1 冀公网安备13040202000894